<nobr id="0tng2"></nobr>

          1. <table id="0tng2"></table>
          2. 1 2
            您所在位置:主頁 > > > 專家觀點
            互聯網時代, 如何讓孩子學會與游戲共處?
            來源:WTO經濟導刊
             
                   編者按: 過去十幾年,網絡游戲一直是中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整個互聯網世界來說意義重大,但同時,社會上關于網絡游戲的爭議也從未停止過。2017年,某款現象級手游更是撬動起了全社會對游戲的關注,關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話題也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不可否認,由于網絡游戲天生具備吸引人的要素,再加上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自制力不強,的確存在“玩物喪志”的可能性,但因此妖魔化網游,視其為洪水猛獸也未免過于邏輯簡單,有失理性。
             
                   從90后、00后出生開始,電子游戲便成為了一種日常娛樂形式。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后,人手一部手機更使得青少年接觸網絡游戲異常便捷。一方面,青少年有權利在互聯網上探索新知、休閑娛樂、參與社會生活;另一方面,網絡上確實也存在諸多影響兒童健康發展的風險,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也造成了一系列家庭和社會問題。在互聯網時代,對待網絡或網絡游戲,既不能像以前一樣一禁了之,也不能放棄管控、聽之任之。因此,如何保持一個平衡的視角,既為孩子們提供上網機會,讓他們充分享受互聯網帶來的發展機遇,同時又避免受到互聯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為孩子營造一個盡可能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就成為了全社會都在關注和探索的一個問題。游戲是未成年人接觸互聯網的一個興趣點和需求, 在大力發展游戲產業的同時,如何“讓孩子們學會健康地玩游戲”則需要產業、政府、學校、家長和未成年人等各方一起協同探索,多管齊下。

                   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其中提到要“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這是政府在總體監管上的細化,也是對游戲產業發展的最新指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兒童保護官員蘇文穎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方面,政府的確可以發揮多重作用。一方面從監管角度,政府可以對行業進行政策方向性引導,可以向游戲企業提出具體的標準或要求;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倡導將網絡素養課程納入中小學教育,從小培養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此外,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方面,相關部門也可以考慮提供一些配套的公共服務,最好能形成一套完善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機制,從而有效識別、篩選和幫助可能有困惑或心理問題的孩子。

                   對于政府應加強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蘇文穎特別從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游的原因出發,強調了治本的重要性。她表示,一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往往是一些更深層次問題的表象,是這些孩子在家庭和社會中精神生活不夠充實的反映。我們既要看到表征,也要看到其背后的原因,治標與治本兼顧。“網絡游戲沉浸度很高,很多孩子在網游中會暫時忘記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或挑戰,不管是缺失父母陪伴還是受到同伴欺凌,沉迷都可以讓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忘記這些煩惱。但這種方式不僅不能解決原有問題,還會添加新的沉迷游戲或網絡的問題。當這種情況發展嚴重時,可能引發青少年自卑、自殘、暴力傾向等問題。因此,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增加一些公共服務,提供正規的干預措施,很有必要”。

                   同時,防止未成年人過度沉迷,游戲產業也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營造出良好的網絡游戲環境,讓未成年人養成健康的游戲習慣,蘇文穎指出游戲開發者和運營商要自覺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放在首位,致力于在自身產品和服務中貫徹兒童權益的理念。她認為,一方面企業應該從游戲開發環節加大投入,努力開發一些更優質的,適合未成年人的游戲。另一方面,企業還應該采用更精細的年齡劃分管理辦法,出臺并不斷優化防沉迷系統,用科技手段保護未成年人。最后,她還建議企業開展一些外延性的服務或公益項目,正向引導用戶群體,增進社會福祉。比如,通過具備兒童視角和教育理念的開發設計,讓游戲成為一種益趣的學習和教育方式,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教育的可及性;通過支持關注兒童保護的社會組織或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醫療和教育機構,建立一個家庭教育輔導和心理健康干預服務的的平臺和橋梁;進行網絡素養教育、家庭教育方面的宣傳和倡導等,讓家長和孩子擁有良好的互聯網使用習慣。

                   當然,無論防沉迷機制多完善、防沉迷技術手段多豐富,想讓孩子避開網絡風險,來自家長的引導至關重要。蘇文穎表示,家長承擔兒童保護的首要責任。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健康的親子關系。“現在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互聯網、智能設備。在使用網絡這個問題上,家長不能一開始放任不管,甚至讓電子設備充當保姆,等孩子大了才意識到互聯網使用帶來的問題, 但那時再干預往往收效甚微。告訴孩子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應該是數字時代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它如同從小教孩子吃飯睡覺、尊老愛幼以及如何跟小朋友相處等是一個道理,需要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養成好習慣”。

                   當然,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維護親子關系,由于每個家庭情況不同,孩子個性不同,也很難找到一個萬試萬靈的辦法。但是蘇文穎分享了一些原則和理念是家長可以遵循的。她建議家長要注重親子溝通和陪伴;適當進行行為控制;尊重兒童個體性;面對孩子要有耐心;家長要以身作則;既要為孩子提供充分的發展條件也要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她說“這些都是一些原則或者理念,具體到每一個家庭,每一件細微的小事上,并不是很容易就能解決的。所以,家長需要在孩子防沉迷問題上多下功夫、多思考、多總結。平時多關注孩子在玩什么游戲,在網上看什么,關注他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兒童參與權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倡導的兒童四大基本權利之一。蘇文穎強調在整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大討論中,不管是游戲產業的社會責任,還是公共政策的引導干預,抑或是關于良好親子關系的維護,都要擁有兒童視角,對兒童需求給予充分理解和尊重。她表示:“引導未成年人在網絡世界中健康成長,家庭、學校、政府,都需做出更多的嘗試與努力。但在這其中讓兒童發聲也很重要。因為將來塑造這個世界的終究是今天的孩子們。”
                                                   
              編輯:胡文娟
            程進、項楠對本文亦有幫助
            本專欄為WTO經濟導刊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推動《兒童權利與企業原則》的合作項目之一,內容不完全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方觀點
            廣東新興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研究院
            聯系地址:廣州市越秀區環市東路326號之一廣東亞洲國際大酒店1910室(廣東電視臺對面)
            聯系電話:(020)83713466 傳真號碼:(020)83922603備案/許可證編號:粵ICP備18118910號粵公網安備 44010402001704號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在线观看,海棠直播免费视频,朋友新婚娇妻小怡小说
              <nobr id="0tng2"></nobr>

                    1. <table id="0tng2"></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