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0tng2"></nobr>

          1. <table id="0tng2"></table>
          2. 1 2
            您所在位置:主頁 > > > 企業動態
            專題 | 落實重點互聯網企業反詐責任的幾點思考
             
                   近年來,經過全行業共同努力,通信行業反詐工作取得階段性明顯進展,基于電話、短信形式的通訊信息詐騙高發勢頭得到初步有效遏制:全國詐騙電話攔截系統的上線使得錄音型詐騙電話明顯減少;重點電信業務,包括中繼線、400、95/96號碼、端口類短信中涉詐情況幾近絕跡;手機實名制達到100%;境內改號電話基本消失;漫游到詐騙高危地區手機號碼的監測機制已日漸成熟。這些成績來之不易。

                   2019年,反詐工作從全面推進期轉向了重點攻堅期。面對電信詐騙向網絡詐騙轉移的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2019年通信行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重點任務清單和互聯網集中清理專項任務清單,明確任務歸屬、嚴肅責任考核、加強失職處罰,兩大責任清單強調“重點推進”和“集中清理”,將反詐攻堅推向縱深。

                   兩大清單體現了監管部門迎難而上、披荊斬棘的責任擔當,其所列內容又清晰明了,蘊含了豐富的監管智慧。如何理解這一監管創新?其背后的監管邏輯是怎樣的?就此本文提出幾點思考建議。
             
             
            一、凡涉詐即有責任
             
                   詐騙信息對用戶危害巨大,涉詐屬于任何企業不能跨越的紅線。凡是與詐騙相關的信息發布、傳播、實施有關聯的企業均有責任。

                   7月11日,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會同公安部刑事偵查局、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協調管理和執法督查局于近日組織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11家單位簽訂“重點互聯網企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責任書”,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加強社會監督和行業自律,凈化網絡通信環境。首批簽署責任書的互聯網企業涵蓋了社交網絡、即時通信、搜索引擎、電商平臺、婚戀平臺、網絡接入服務商等重點領域,屬于網絡詐騙信息傳播鏈條上的重點環節。這里體現了“誰經營,誰負責”的基本理念,也是反詐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互聯網企業承擔的是主體責任而非泛泛而指的社會責任
             
                   責任書明確,企業必須建立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制度體系,嚴格落實用戶賬戶管理要求,建立違規賬戶依法關停機制,建立完善詐騙風險巡查預警和快速響應處置機制,建立完善電信網絡詐騙技術防范體系,加強企業平臺電信網絡詐騙問題清理和新業務詐騙風險安全評估。

                   這些要求都是實實在在的“規定動作”。服務是誰提供的,誰就有責任防詐反詐。手機號是經誰辦理出去的,如果涉詐誰就有責任,這個理念在基礎運營企業、虛擬轉售企業中已經逐漸被接受。但這一理念在其他領域還有繼續推廣普及的空間。以釣魚網站為例:凡是為釣魚網站提供域名服務和接入服務的企業,均應承擔責任。下一步,根據釣魚網站監測定位情況,中國互聯網協會將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對問題嚴重的域名服務商和接入商進行通報。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中,任何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不能妄想存在所謂的“避風港”。
             
             
            三、誰有數據誰就有責任
             
                   大數據時代,技術、管理工作圍繞數據展開的趨勢逐漸明朗。反詐能力大多數情況下體現在數據分析、監測能力上。

                   大數據分析、動態異常信令監測、多維度呼叫建模分析等成為通信行業反詐的有效工具,正是因為這些手段的運用,基礎運營商掌握大量數據的優勢得以發揮,高危地區漫游號碼監測、虛假國際漫游號碼監測與攔截等反詐具體動作才成為現實。

                   作為擁有大量用戶數據的平臺方,對用戶數據和用戶行為的控制能力在不斷提升和不斷強化。獨有的數據優勢,使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但數據同時意味著責任,平臺方必須同時承擔反詐方面的數據分析、監測責任,沒有可以逃避的理由。

                   有著上億用戶的互聯網企業,如果存在明顯的大量涉詐信息,如某些聊天軟件成為兼職詐騙的窩點、某些直播網站為色情服務詐騙引流、婚戀網站成為“殺豬盤”的樂園等,仍然堅稱自己不知道或無法控制,是說不通的,這種現象必須制止。
             
             
            四、協同是所有企業的責任
             
                   做好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工作,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很重要。掌握數據的平臺方除了有數據分析責任外,還有共享和協同責任。企業除了采取切斷、刪除、下架、封停、關閉、凍結、止付等懲罰性措施之外,還應該使這些信息發揮更大的價值。關是第一要求,但不能一關了之。

                   涉詐賬號背后的手機號是哪些?這些手機號還注冊了哪些其他平臺?這些其他平臺賬號要不要進行清理?這些手機號背后的身份證是誰的?有沒有申請其他手機號?綁定的支付平臺是否也在干壞事?這些問題成為反詐一線工作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要想給出答案,除協同外別無他途。協同將是反詐工作下一步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必須要克服的難關,需討論的僅僅是如何做好協同的問題。
             
                   在涉詐短信治理方面,協同機制已初具規模并取得良好效果。通過運營商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的共享,涉詐短信聯動處置機制有力打擊了航班異常、交易異常詐騙。監測并分發給運營商進行處置的詐騙短信樣本由每天高峰時的2萬條下降至目前不足百條,沉重打擊了詐騙短信產業鏈?;谶\營商監測的貓池、呼死你等不良號碼的匯總及分發機制也已提上日程。將自身監測到的涉及其他企業的涉詐信息共享,然后“誰的孩子誰抱走”,分而治之,正逐步成為反詐協同的常態。
             
             
            五、網民在哪里,哪里就有責任
             
                   首先,網民在哪里,提醒和預警信息就要在哪里。反詐宣傳工作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對那些容易發生詐騙的場景,如交易異常、搜索、婚戀交友、支付等重點環節進行針對性的提醒和預警。

                   其次,網民在哪里,舉報入口就要在哪里。要為網民提供便捷的舉報渠道,同時對舉報信息進行及時整理分析,處置反饋。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說的不僅是目標,也是方法論。

                   第三,網民舉報反映的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要讓這些舉報信息發揮最大價值。這些數據和信息在一定意義上屬于公共資源,應該無條件共享,不得為共享用戶標記、舉報信息設置任何障礙。

                   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主動作為,敢于擔當,進一步創新方法、鞏固成效,健全打擊治理長效機制,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保障用戶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 中國互聯網協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中心主任  郝智超
            (本文刊登于《中國信息安全》雜志2019年第9期)
            廣東新興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研究院
            聯系地址:廣州市越秀區環市東路326號之一廣東亞洲國際大酒店1910室(廣東電視臺對面)
            聯系電話:(020)83713466 傳真號碼:(020)83922603備案/許可證編號:粵ICP備18118910號粵公網安備 44010402001704號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在线观看,海棠直播免费视频,朋友新婚娇妻小怡小说
              <nobr id="0tng2"></nobr>

                    1. <table id="0tng2"></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