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封面新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一直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密碼工程、信息安全體系結構、信息軟件安全、網絡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月27日,在2019年中國(成都)網絡安全高峰論壇上,他發表了《可信計算3.0發展與創新》的演講。
盡管已經79歲高齡,沈昌祥在講臺上依然精神矍鑠,激情滿滿。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的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網絡安全是永遠的主題。”他一開口,就把臺下觀眾的興趣給點燃了。
現在,網絡威脅無處不在。說到身邊的網絡安全,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我的電腦、我的手機的網絡安全。為了讓自己的信息處于網絡安全狀態,不少網友不時采取了殺殺毒、打個補丁、設一堵防火墻、掃個漏洞等舉措。它們能確保我們的網絡安全嗎?
沈昌祥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傳統的‘封堵查釘’已過時,傳統老三樣難以應對人為攻擊,且容易被攻擊者利用,找漏洞、打補丁的傳統思路不利于整體安全。”他說,這些舉措不僅難以應對人為的攻擊,還容易被攻擊者利用。他以殺病毒為例,“殺病毒很可怕,他查你的用戶,穿越核心層,系統程序也要打開來,逐個字節進行比對,要什么拿什么。”
沈昌祥的演講可謂刷新了大家對網絡安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