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0tng2"></nobr>

          1. <table id="0tng2"></table>
          2. 1 2
            您所在位置:主頁 > > > 行業動態
            觀點 | 如何合理利用大數據防控疫情及涉及的網絡安全問題

            (一)建立疫情預測預警系統
                  通過建立健全大數據主方位運行傳染病監測系統,密切注視疫情動態,準確分析疫情動向,評估疫情風險,確認預警級別,為政府啟動預案,沉著應對提供科學依據。預案啟動以后,各責任部門根據應急指揮部的統一要求實施疫情監控,專家組針對大數據分析疫情發展動態,評估、調整控制對策,迅速撲滅疫情,解除預警,進入常規預測預警,完成傳染病重大疫情預測預警系統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的工作。結合國內外、本地區內和地區外疫情動態,根據大數據分析、評估疫情態勢,上報衛生行政部門;確認預警級別,發布預警告;啟動預案,進入戰時;全面應對,控制疫情;解除預警,掌握監測。該系統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所規定的傳染病中,對人民健康危害較大的傳染病等。
             
            (二)收集病源信息相關動向
                  疫情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疫情相關人群動向”。通信運營商基于手機信號的漫游數據,再結合號碼實名制的身份信息,對疫區漫出人員進行追蹤和監測,幫助政府有關部門防控疫情傳播。運用大數據分析,支撐服務疫情態勢研判、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梳理感染者的生活軌跡,追蹤人群接觸史,鎖定感染源及密切接觸人群。歸集整合公安部門、教育部門、交通部門、住建部門等相關部門的大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綜合統計分析,力求掌握病源地進入本地區的相關數據,為防止疫情擴散、有效網格化防控提供大數據支撐?;钣么髷祿耐瑫r也要注意保護用戶數據隱私。
             
            (三)智慧醫療
                  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的話說,大數據的應用首當其沖的就是智慧醫療。鄔賀銓院士認為大數據在醫療中可以應用在臨床診斷、遠程監控、醫療研發等方面。大數據在臨床診斷方面的應用體現在對病人的數據分析、臨床決策系統、臨床醫療數據更加透明。通過進一步比較各種治療措施的效果,醫生可以更好地確定臨床最有效、效益最好的治療方法。大數據計算機遠程監護,可以通過收集數據,醫生更好地判斷病人病情,并且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實現計算機遠程監控。大數據還可用來醫療研發,預測建模和臨床實驗設計的統計工具和算法。通過收集臨床實驗前期和結果的數據和挖掘病人數據,獲得大數據的海量支撐,對大量醫療數據的抓取和分析,提高研發效率。

             

            (一)加強對大數據應用的網絡安全管理
                  按照《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強化應急處置網絡大數據的日常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制度,制定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模擬演練;發生大數據信息泄露、網絡攻擊等網絡安全事件,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應急處置小組,對網絡安全事件進行調查,對風險要素進行評估。之后按照調查和評估結論,形成應對方案,采取應對措施,消除網絡安全隱患,防止網絡安全危害擴大。保護網絡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保障我國網絡空間安全有序以及維護公民合法的隱私權的作用。
             
            (二)注重大數據應用的網絡安全專業人才培養
                  人才是大數據相關網絡安全的核心要素,是能夠發揮主動性的要素。大數據的建設、運行和維護需要既懂數據應用專業技術知識,又懂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和信息安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三)應用大數據網絡安全技術
                  對重要數據進行加密。數據加密嚴格意義上將也是訪問權限的控制,將保護數據轉換成特殊的密文,以此來保證所加密信息的隱蔽性,從而能極大程度地提升網絡數據的安全性。通過設置防火墻措施來保護網絡信息的安全。大數據背景下,合理利用防火墻,設置防火墻過濾規則,就能夠將網絡劃分成本地網絡和外地網絡,極大程度上的提高的本地數據的去安全性。開啟入侵檢測模式,采集和對比分析主機鍵信息和網絡關鍵信息,以此來對信息使用狀況以及入侵行為進行綜合判斷,確認是否需要執行相應的保護措施。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受到舉國上下極大關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善治是最好的民生。將大數據應用于疫情防控當中,并且在法律框架下確保大數據在互聯網平臺上的平穩運行,為公眾提供高品質數據信息服務,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數戰數決”。
             
            (來源:法制網)
            廣東新興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研究院
            聯系地址:廣州市越秀區環市東路326號之一廣東亞洲國際大酒店1910室(廣東電視臺對面)
            聯系電話:(020)83713466 傳真號碼:(020)83922603備案/許可證編號:粵ICP備18118910號粵公網安備 44010402001704號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在线观看,海棠直播免费视频,朋友新婚娇妻小怡小说
              <nobr id="0tng2"></nobr>

                    1. <table id="0tng2"></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