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21年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總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面向全社會發布2021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的全國總報告。報告顯示,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指數自2019年起連續兩年上升。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指導,“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為工作指引,由全國135家網絡安全行業協會及相關社會組織聯合發起的2021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于2021年8月3日至12日在全國各地開展了樣本采集工作,面向公眾網民和從業人員開展調查,全面了解、反映網民及行業從業者對我國網絡安全狀況的感受和看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治理。
11月底,以此次調查活動回收到的超284萬份答卷為分析樣本而形成的全國總報告正式完成,于12月6日正式發布。
超284萬份答卷;百萬網民心聲;16萬余條意見建議
十一個主要發現
全面反映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態勢及網民焦點和痛點
其中,青少年群體雖然滿意度的評價較高,但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弱勢人群和落后地區如何跨越現代數字化社會中數字鴻溝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公眾網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普遍增強,認為個人信息保護做得不好的應用領域有社交應用、電子商務、網絡媒體、生活服務、數字娛樂等。調查顯示,網民感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網絡應用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仍存在較多問題,但和去年相比,各選項的選擇率均有所下降。
參與調查的公眾網民認為目前數據安全保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較多,反映出網民對數據市場秩序、數據規范、數據應用等方面問題比較擔憂。
針對“刷流量”、“網絡水軍”的現象屢禁不絕的原因,62.05%的從業人員認為監管力度不夠,相關法律欠缺、平臺管理漏洞、公眾缺乏安全意識則位列2、3、4 位,選擇率分別為 56.95%、49.48%、48.11%。
反壟斷效果方面,69.66%公眾網民認為反壟斷治理措施初現效果,情況有所改善或明顯改善。公眾網民認為互聯網平臺壟斷行為比較嚴重的是個人信息濫用、強行廣告推銷、霸王條款、二選一等。
社保、醫療、交通、教育領域政府網上服務應用滲透率接近或超過六成。網民對一網通的建議和期望主要是:統一標準和操作規范、數據共享、統計采集、同步辦理、多證合一等。
對于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中新技術的應用存在的問題方面,55.81%的從業人員認為是“過度強調數字化技術,忽略弱勢群體對傳統服務的需要”,41.30%的從業人員認為是“技術不成熟,不實用”,40.43%的認為“配套服務沒有跟上”,30.25%的認為“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自主可控”。
六大結論與去年橫縱對比:新臺階、新高度、新機遇
1安全滿意大幅提升,網絡安全治理上新臺階
調查數據顯示全國網民對網絡安全感評價持續提升,2021年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指數為73.422,比上年提升了3.168,呈大幅上升趨勢。
2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網絡安全治理作用凸顯
數字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已經成為關鍵技術,法治社會建設和依法治理狀況好評度為54.97%。
3抓住重點強化措施,打擊網絡犯罪成效突出
和去年相比,除了網絡入侵和網絡攻擊的遇見率稍微減少,基本持平外,其它各類網絡違法犯罪的遇見率均有較大幅度的減少,其中降幅第一位的是違法有害信息,下降了15.22個百分點。
4依法治理保駕護航,網民權益保護日益落實
網民對自身合法權益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對個人信息保護的關注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公眾網民對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狀況的評價:總體上正面評價較多,比負面評價高10.9個百分點。
5等保關保實施引領,監管自律促進企業合規
6行業發展迎新機遇,自主創新成為關鍵驅動
在雙循環戰略和新基建等政策帶動下,新的需求不斷涌現,新業態形成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帶來許多新機遇,89.95%的從業人員認為當前網絡安全行業市場需求上漲,比去年上升了1.29個百分點。
以人為本,共建清朗網絡空間
2021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覆蓋全國各地以及部分海外地區,涵蓋了不同年齡層的網絡用戶,回收的樣本基本符合網民分布的主要特性,可以多維度、多層次地反映網民的意見,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和參考價值,可為相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行業企業的決策參考和課題研究提供較全面的數據基礎。